[日本關東] 東京月島 - 文字燒

上回介紹過大阪燒和廣島燒,兩款來自西日本的名產。今次就介紹關東的代表:文字燒(もんじゃやき)。和另外兩款御好燒一樣,文字燒的主要材料是以低筋麵粉製成的麵糊。然後根據個人喜好配以蔬菜、豬/牛/雞肉、芝士、明太子或蝦、章魚等海鮮,配搭千變萬化。當然還有少許木魚絲、紅薑、大蔥和海苔粉等調味料。



只看樣子,會發現文字燒跟大阪燒和廣島燒是完全兩回事。大阪燒和廣島燒還看得出是一個圓餅狀。但文字燒就是一陀......賣相一點也不吸引的漿......。坦白說就是黏稠的嘔吐物。文字燒的賣相不討好,不過味道不錯,而且去吃文字燒,製作的過程才是重點。一般日本人吃文字燒都是親自下手烤。話說文字燒之所以稱為文字燒,就是因為以前的一家大小吃文字燒的時候,小孩喜歡用麵糊在鐵板上寫字畫圖案。現在日本人最愛跟三五知己一起去吃文字燒,大家圍在鐵板前一邊煎文字燒,一邊談天說地,別有一番樂趣。



這次一個人到東京,走進文字燒的店舖時真的有點尷尬。因為當地人的確不會獨自來吃。老闆知道我是外國人,親自替我這個港燦泡製文字燒。雖然有點不好意思,但總算見識到最正宗的文字燒做法。




製作文字燒,先將菜和肉煎熟,麵糊放在一旁備用。


一開始只有一碗麵糊和配料。首先在鐵板上掃一層油等待加熱。然後把椰菜絲、木魚絲和肉炒熟。期間老闆還加了一點調味粉,像鐵板燒一樣。過一會兒待材料接近熟透,就將鐵板上的菜和肉圍成一個圓形,在正中央挖開,把麵糊倒在中間。這叫做「土手」,就是堤防的意思。這個步驟並不簡單,材料要鋪得整齊密實,麵糊才不會溢出來。麵糊困在材料中間慢慢變得黏稠。這時就可以將麵糊和菜調勻,自由發揮鋪成不同形狀。文字燒漸漸熟透成形,香味撲鼻,最後還可以加上美乃滋。其實那時我猶疑了好一會,到底怎樣才算熟透完成呢。不過御好燒就是很隨心所欲的一回事,眼看樣子差不多,便邊煎邊吃了。



材料要圍得好,麵糊才不會溢出來。待麵糊變稠後就可以自由發揮。



吃文字燒,桌上會有兩款鐵鏟,一大一小。大的用來製作文字燒,而小的鐵鏟就是用來進食。正確的吃法是用鐵鏟將文字燒的一小撮壓下,然後拉出來,逐小挖下來吃。剛開始吃的時候麵糊還很厚,不是固體狀的,感覺如同吃稀飯一樣。口感較為豐富,但味道亦比較淡。吃到一半,麵糊開始有點焦,而且變得乾身,味道更加突出,吃起上來就非常滋味。



旁邊的大叔不諳英文,還特別用身體語言告訴我,文字燒邊緣的鍋巴才是精髓。用鐵鏟把烤焦了的鍋巴刮出來,質感和之前的稠糊截然不同,薄薄的鍋巴十分香脆,感覺就像吃薯片一樣,欲罷不能。雖然沒有連肉吃的飽足感,但它吸收了配料的精華,味道並不單調。

可惜的是,文字燒不如大阪燒常見。要一嚐文字燒,最好恐怕要專程到月島。毗鄰築地的東京月島是文字燒的發源地,現在也是文字燒店舖的集中地。從地下鐵大江戶線月島站出站,就是月島西仲通り商店街。街的兩旁全都是文字燒的小店。在Tabelog搜尋,不同店舖各有特色,豐儉由人。如果你想一試關東名產文字燒,下次去東京的時候不妨逛逛月島。

長長的月島西仲通り商店街,整條街都是文字燒的店。

一款簡單的菜式,可以隨個人喜好挑選配料,親自製作,不乏玩味之餘味道豐富,口感隨時間變化,一次過滿足幾個願望。可以一邊煎一邊吃,其獨特之處也不是大阪燒和廣島燒能夠比擬。難怪文字燒這個地道美食時至今日仍然深受東京人愛戴。




交通:
乘都営地下鉄大江戸線,從月島站7號出口出站就是月島西仲通り商店街

旅遊日期:
2017.06.18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